查看原文
其他

院长访谈 | 狄增如:打造系统科学的“延安”,引领学科发展

党委宣传部 BNU思享者 2022-10-29

只有培养一流的人才,

才能当得起世界一流的称号。

院长介绍

狄增如,系统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系统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曾于1995-1996年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Solvay国际物理化学研究所、2000-2001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进行合作科研。目前关注的研究领域为复杂性研究,特别是复杂系统个体之间局域的相互作用与宏观层次上复杂行为的关系。具体的研究方向包括复杂网络、Multi-agent系统的集体行为,生物系统中组织和结构的涌现等。


01

好哒理论基础成就未来发展好哒

交叉研究呈现学术特色


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您认为“双一流”高校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狄增如


教育部的“双一流”建设规划是为了让我国整体教育体系,特别是让高等教育能够引领世界潮流。我们要建设的是世界一流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而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创造知识,传播人类文明,双一流高校就应该在这两个方面具有成为世界一流的基础和动力。希望通过“双一流”建设,我国高等院校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能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在北师大的“双一流”建设中,您认为系统科学学院的学科优势在哪?它该如何弘扬优势?

狄增如


北师大是以文理基础学科和教师教育为优势和特色的高校,两个重要学科群——人文学科和基础理学都已成为北师大“双一流”建设方案中的重要建设内容。


基础理学中,系统科学学科是非常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一门学科。系统科学学科能被列入“一流学科”建设规划,一方面取决于学科本身特点,另一方面取决于北师大良好扎实的建设基础。从1990年在方福康教授领导下设立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开始,北师大就是国内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单位,一直在引领学科发展。从已建设的基础来看,北师大在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方面有独特优势和特色。这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把北师大说成是系统科学的“延安”。在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基础上,北师大的系统科学学科还充分发挥本身交叉融合的特点,在重要前沿研究方向上与心理学、脑科学、全球变化等都紧密联合。


我认为,系统科学学科未来建设的方向仍将是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在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发挥系统科学的特色和优势。


系统科学学科是1990年建立的,而学院是2013年才建立的。您能大概介绍系统科学学科在短时间内发展这么好的原因?

狄增如


这得益于北师大在系统科学学科核心科学问题和基本理论研究上的学术优势和研究特色


事实上,北师大系统科学学科与国际学术发展一脉相承。上世纪80年代初,北师大四位教师,包括北师大系统科学学科创建者方福康教授,先后师从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创始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普利高津教授,获得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在北师大从事基本理论,经济系统、生物系统等研究,建立了系统理论本科专业,成为北师大建设系统科学学科的良好基础。


为了适应20世纪80年代国际系统科学发展的潮流,在钱学森院士、方福康教授等老一辈专家学者的共同推动下,理学一级学科于1990年正式设立,北师大成为首批博士点授权单位,而后又拥有系统科学领域全国唯一的重点学科。近年来,在各领域的交叉研究上,也取得一系列成果。系统科学学科在学科评估中一直名列前茅,学术声誉也在全国排名第一。


在学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系统科学学科的具体规划是什么?

狄增如


我们要在学校“双一流”建设方案总体框架之下做好系统科学学科的发展规划。


2013年建立系统科学学院时,凝练学术方向就成为学院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全院教师的讨论和交流,我们希望把学术方向聚焦在群体决策行为及其神经机制等方面,这一学术方向即涉及复杂系统群体行为的关键科学问题,又能够发挥与心理学、脑科学等学科交叉合作的基础与优势,还可以为北师大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在围绕群体行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与脑科学、社会治理等领域开展交叉研究;另一方面,与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自然联系,在认识大脑基础之上来发展人工智能。我们会围绕这一领域,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各个方面开展工作。


02

好哒学科建设应注重内涵好哒

不简单追求规模


您觉得在“双一流”建设中会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狄增如


“双一流”建设对于北京师范大学,对于学校相关的“一流学科”都是重要的发展机遇,对于系统科学学科尤其如此。


系统科学学科目前的建设队伍规模不大,远远不能适应学术发展和国家建设的要求。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我相信整个学科团体的建设力量会有较大的发展。我们在学科建设中关注的重要问题是,在发展规模的同时必须提升质量,并保持北师大学科建设的优势和特色。因为,我们所有的工作,一定是为了建设学科,而不是简单地“铺摊子”。对于北师大来说,我们的学校就是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完成了国家高等教育和国家发展的很多核心和关键任务。作为学校特色学科之一的系统科学,我相信我们在团队建设方面会做得更好。


这样的话,是不是对老师的要求就特别高?

狄增如


我们希望通过系统科学学科的思想、方法、优势能够为各学术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贡献成果。我们要求老师能通过具体系统的研究,提炼关于一般的复杂系统的核心的概念和方法,发展系统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我们将之称为:“一定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进得去”是要能够解决具体系统的学术问题,有经济的、大脑的、认知的、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出得来”是需要从具体领域的问题中提炼一般的概念和方法。


03

好哒培养“厚基础、宽口径、

高适应性”的国际化人才


一流大学也需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在您心中,一流人才的素质和条件是什么?

狄增如


我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一直潜移默化地蕴含在我们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我希望北师大在继续秉承办学宗旨的基础上,培养有扎实学识、勤奋上进精神的创新型人才。系统科学学科也希望在人才培养方面为北师大,为师范教育特色和教师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系统学科一直与国际学术前沿保持一致,人才培养是否也有国际化考量?

狄增如


21世纪,我们需要的是能适应未来各种挑战的人才。“厚基础、宽口径、高适应性”的人才是我们今后在人才培养方面努力的方向。无论对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我们始终的要求是在学术上提高自己。而国际化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体现。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我们注重利用各种途径和机会提升学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包括联合培养、短期访问交流等。目前,我们正跟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协商建设研究生国际培养基地,联合建设北师大系统科学学院海外培养研究基地,让研究生有在高水平学术平台上锻炼成长的机会。


学习系统科学学科,对个人的帮助是什么?

狄增如


系统科学学科的发展是建立在整个学术发展潮流基础之上的,体现了未来的学术发展方向。


20世纪的科技发展,其方法论基础是还原论,试图通过了解单元把握整体,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进入21世纪以来,摆在我们面前的核心科学问题,包括学术前沿和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都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只有超越还原论,才能真正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习系统科学学科,强调在还原的基础上着重系统考量,这不仅对科学的认识生命、认知、全球变化等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是应对全球变化、环境、能源等实际挑战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加强系统科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同时,我们也努力将系统科学的学术发展服务社会,服务我国新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系统科学学院已有四门课程进入学校司局级干部培训班,我们希望通过培训,让每一位管理者对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都有一定了解,帮助大家在未来管理的方方面面的社会实践中,拥有高屋建瓴、整体的、系统的观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56827xusp&width=500&height=375&auto=0

04

好哒东方优秀传统文化好哒

系统科学发展中作用显著


您觉得如何从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吸取营养,以及如何将其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

狄增如


科学技术的进步,方法论层面上指导是基础和前提。没有在哲学上,方法论上有独特的地方,就很难走出已有的框架和体系。我们充满智慧的东方优秀文化,一定会成为未来系统科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


国际上复杂性研究的高端学者从不讳言东方文化对他们的启发和引领作用,很多学术著作和前言里都提到了阴阳、太极等概念对他们学术思想的启发和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确实应该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中,让东方文化传统成为未来学术发展中强有力的武器。许多有文化底蕴的老先生,经常提醒我们在教育学生学习系统科学、组织团队开展学术研究时,一定不要忘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相信一定可以从中吸取系统科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智慧。


未来的学术和方方面面的竞争,没有特点、优势就很难创造出引领世界的成绩。进入系统科学领域,需要我们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用独特东方文化与思想优势来开展相应研究。否则大家人云亦云,就很难成为学术发展的引领者。


中医的发展是否和系统科学密切相关?

狄增如


系统性问题和中医是具有相关性的。


首先,中医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化的系统性、整体性的特点;其次,目前生命和医学的热点研究领域,包括系统生物学和网络生理学,其“整体性、系统性”理念本来就是中医生命观和健康观的体现。


系统生物学的诉求是超越还原论的思想,从系统的、整体的层面去认识生命本身;而网络生理学则强调的是,具体到人体的健康,我们除了关注人体器官的本身,还应关注器官之间的关联。


网络生理学是美国波士顿大学复杂系统研究团队创立的新领域,他们所推广、发展网络生理学的观点和方向,引用了大量的中医关于人体健康的观点和结论,从系统科学强调关联的角度是认识生命和人体,一定是未来健康和医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568h1sn4f&width=500&height=375&auto=0

寄语北师大

我在北师大学习工作30多年,特别喜欢北师大朴实、勤勉的学风,这已经形成了北师大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传统。我希望北师大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坚持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基本定位。北师大未来建设的基本要求应该包括京师风范、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我相信,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北京师范大学一定会成为世界一流高校。

寄语北师大青年

北师大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希望年轻人能珍惜机会,在北师大建设“双一流”的历程当中,既为北师大的建设做出贡献,又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

我希望今天在北师大工作和学习的年轻人,将来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引领世界学术和社会变革,真正体现师大“双一流”建设的结果。我相信,未来一流的高校,一定是通过一流的人才培养来体现的。因为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核心还是围绕着人才的培养。只有培养一流的人才,才能配得上世界一流的称号。


采访、文案:王    娟、周明婷

视频、美工:李宜飞、林    晗、李    莹

责编:王    娟、陈    霄



你可能

喜欢

书记面对面┃卢忠林:聚焦发展,团结一致共奋进

师大青椒┃韩卓:China Fresh Lab掌门人

特写┃师大的安全与美,有他们在守护

聆听师道┃黄会林:做一名教育青年人的人民教师特别光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